1.營養成分分析
人們主要從食物中攝入糖類、氨基酸、維生素和有機酸等必要物質,以維持正常消費。增加食品營養檢測的目的如下:
① 確保營養保健品的保健功效真實可信,維護消費者利益;
② 通過不斷的測試和研究,提高食品開發質量,促進食品制造業的發展。
一些學者借助離子色譜法對人體營養補充劑進行了詳細的檢測,發現陰離子和陽離子(氯離子、硫酸根離子、磷酸根離子、鉀離子、鈉離子、鈣離子)和有機酸(檸檬酸、葡萄糖酸、乙酸),加標回收率在94.6%至103.9%之間,檢出限在3.6~59μG/L之間,符合正常標準。
有學者通過離子色譜法檢測榴蓮,發現精氨酸、賴氨酸等17種氨基酸的相對標準偏差為2.3%~8.4%,加標回收率為80%~112.9%,檢測限為0.0028~0.0126μMoL/L,該方法簡單實用,也為榴蓮食品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幫助。

2.食品添加劑分析
在我們常見的食品中,基本上都使用了添加劑,因為必要的添加劑可以有效地改善食品的味道,延長食品的保質期,提高生產企業的效益,但添加劑的不當使用會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這也是癌癥的來源之一。
甜蜜素作為一種人工甜味劑,甜度高,價格低廉。甜蜜素已廣泛用于飲料和蛋糕中,但甜蜜素沒有蔗糖的營養含量。因此,過度消費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許多負面影響。
有學者采用離子色譜電導法,在合理使用在線透析技術的基礎上,選擇牛奶作為實驗對象進行檢測。檢測結果表明,甜蜜素的檢出限為0.05mg/L,加標回收率為90.1%~103.3%,方法簡便有效。
日常食品中常見的添加劑包括苯甲酸、山梨酸、三聚磷酸鈉和糖精鈉。對于這些常見的添加劑,一些學者使用了離子色譜法來檢測它們。檢出限為0.082~0.188mg/L,加標回收率為96.2%~101.1%。

3.有害物質分析
在食品監測中,有害物質是ZD監測對象,因為這些物質會直接影響人們的身體,對人們的健康產生很大影響。常見的監測對象包括農藥、有毒物質、重金屬離子等,丙烯酰胺作為典型的致癌物,主要存在于高溫下的淀粉類食品中,如常見的油炸淀粉。
一些學者通過離子色譜二極管陣列檢測了一些常見食品,如餅干和油炸食品,并使用甲醇實現樣品的固相萃取純化。最終Z檢測結果表明,丙烯酰胺加標回收率為92.5%~104%,檢出限為30μg/kg該方法精度高。
作為一種不可食用的化學原料,三聚氰胺的氮含量很高,許多黑心的制造商也使用三聚氰胺來增加食品中的總氮含量。有學者使用離子色譜紫外檢測法檢測液態奶,發現三聚氰胺的檢出限為0.03mg/L,回收率為82%~94%。該方法具有實用性和可重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