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注射分析儀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化學分析的自動化技術,它通過將樣品連續推進到載體液流中,與試劑發生反應,并利用檢測器監測反應產物的形成。校準是確保分析儀獲得可靠和準確結果的關鍵步驟之一。以下是分析儀校準的規范。
1. 校準標準物質:為了進行準確的校準,必須使用已知濃度的標準物質。這些標準物質應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追溯性,以確保校準結果的可靠性。國際上通常采用認證參考材料或者由認證機構核準的標準物質。

2. 制備標準曲線:使用不同濃度的標準物質制備一條標準曲線,該曲線應覆蓋待分析樣品中可能出現的濃度范圍。標準曲線可以是線性的或非線性的,具體選擇取決于分析所需的靈敏度和準確度。
3. 標準曲線擬合:將標準曲線上的測量值與已知濃度進行擬合,以獲得一個數學模型來計算未知樣品的濃度。常見的擬合方法包括線性回歸、多項式回歸和曲線擬合等。
4. 校準過程:根據標準曲線上的擬合結果,通過將已知濃度的標準物質注入流動注射分析儀進行測試,并記錄檢測器輸出信號。根據這些信號和標準曲線,可以計算出待測樣品的濃度。
5. 定期校準:分析儀應定期進行校準,以確保系統的穩定性和準確性。校準頻率取決于使用情況和分析要求,一般建議每天或每批次開始前進行校準。
6. 校準記錄:所有校準的相關信息應當詳細記錄,包括校準日期、校準人員、使用的標準物質信息、校準結果等。這些記錄對于追溯分析結果和排除分析誤差非常重要。
流動注射分析儀的校準規范需要使用穩定可靠的標準物質,制備標準曲線并進行擬合,通過標準曲線校準待測樣品,定期校準并記錄所有相關信息。嚴格按照這些規范進行校準可以確保分析儀獲得準確可靠的分析結果。
